政策法规

【案例分享】信立泰药厂冷水机房改造案例:破解 15 年设备老化困局,能效提升 25%

2025-10-29 09:01:44 2

在制药生产过程中,稳定的制冷系统是保障药品质量的关键基础设施。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立泰”)宝安制药厂107车间的冷水机房改造项目,为老旧工业制冷系统升级提供了一个典型范例。该项目通过精准诊断设备痛点、创新采用集成化改造方案,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生产的制冷难题,更实现了能效提升与环保达标双重目标。

【案例分享】信立泰药厂冷水机房改造案例:破解 15 年设备老化困局,能效提升 25%

信立泰宝安制药厂107车间现有3套冷水机组,使用已超过15年,设备老化引发的问题如下:

01:冷量供给不足

无法满足车间日益增长的制冷需求,尤其在夏季高温时段,部分生产区域温度波动超出GMP规范要求,给药品质量稳定性带来潜在风险。

02:设备能效的显著衰减

服役多年的机组实际运行能效比已远低于出厂标准,根据行业经验,此类老旧机组的能耗通常比高效机组高出40%以上。

03:运行成本攀升,维护负担加重

机组故障率逐年上升,平均每月需停机维修1-2次,每次维修不仅产生5000元左右的直接费用,更可能因生产中断造成数倍于维修成本的间接损失。频繁的故障停机还导致车间温度波动,对需要恒温环境的药品生产环节构成严重威胁。

04:设备面临合规性风险

老旧机组使用的传统冷媒不符合当前环保标准,随着国家环保政策收紧,设备面临合规性风险,改造升级已迫在眉睫。

【案例分享】信立泰药厂冷水机房改造案例:破解 15 年设备老化困局,能效提升 25%

针对以上问题,信立泰开启精细化改造之路。

1.系统化改造方案

采用定制化一体式集成冷水机房替换原有设备。整个制冷系统的水泵、阀门等辅助设备也同步升级为高效节能型产品,实现了从单台设备到系统整体的能效提升,这一方案并非简单的设备更迭,而是从空间利用、施工周期、系统效能三个维度进行的全面革新。

2.BIM三维仿真设计技术

通过建立机房数字模型,设计团队对管路走向、设备布局进行了上千次模拟优化,最终实现了设备与原有空间的完美适配。这种数字化预制方式能够提前发现并规避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空间冲突,确保新设备在有限的机房空间内既能高效运行,又保留足够的检修通道,解决了传统改造中"空间不足"的常见难题。

3.设备选型:能效与环保双重指标

新采用的高效变频螺杆机组配备环保冷媒,不仅满足国家最新环保标准要求,其变频调节功能还能根据车间实际冷量需求实时调整输出,避免了传统定频机组"大马拉小车"的能源浪费问题。

【案例分享】信立泰药厂冷水机房改造案例:破解 15 年设备老化困局,能效提升 25%

冷水机房改造完成后,107车间的制冷系统性能得到全方位改善,在不增加机房占地面积的前提下,实现了能效、产能与环保水平的同步提升,为制药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冷源保障。

1、 综合效能显著提升

改造后机房的综合能效较改造前提高25%,冷量输出能力提升30%,完全满足了车间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制冷需求。通过实际运行数据对比,新系统在典型工况下的单位冷量能耗比改造前降低20%-50%,按车间全年制冷需求计算,每年可节约大量电费支出,预计短期内即可收回改造投资成本。高效变频技术的应用使机组在部分负荷工况下仍能保持较高效率,特别适合制药车间负荷波动较大的生产特点。

2、 设备稳定性为生产连续性提供保障

新机组采用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可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并进行预警维护,故障率较改造前大幅降低。结合行业同类项目经验,此类高效机组的年维护成本可降低50%以上,且停机维修时间显著缩短,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车间多年的"设备带病运行"问题。稳定的制冷输出确保了生产环境温度的精确控制,为药品质量稳定性提供了坚实保障。

3、 环保与空间同步优化

新系统采用的环保冷媒ODP(臭氧消耗潜能值)为零,符合最新环保法规要求,避免了政策合规风险。BIM优化后的机房布局使设备维护空间增加30%以上,操作人员可轻松进行日常巡检和维护作业,改善了工作环境并提高了运维效率。预制化模块的灵活设计也为未来进一步扩容或技术升级预留了空间,增强了车间制冷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图片

此次改造不仅是一次设备升级,更是制药生产辅助系统现代化转型的实践。通过采用数字化设计、模块化建造和高效节能技术,信立泰宝安制药厂107车间冷水机房实现了"小空间、高效率、低能耗"的改造目标,为制药行业老旧厂房的节能改造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